宝宝长牙了,粑粑麻麻肯定都欢天喜地;不过有些宝宝乳牙差不多长齐,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:宝宝牙齿前面的咬合好像有点奇怪,下面的牙齿覆盖在上面的牙齿前面,而正常的咬合应该是上面覆盖下面的。
怎么回事呢?可以纠正吗?
宝宝牙齿的这种情况,牙医叫它反(牙合),俗称“地包天”。如果我们把上面的牙齿叫做“天”,下面的牙齿叫做“地”,“天”总是比“地”要宽,正常情况下当然是“天包地”的;如果宝宝”地包天”了,那么怎么看出来呢?
其实,父母可以很容易判断自家宝宝有没有“地包天”。只需要让宝宝上下牙齿放松、咬住,撅起嘴唇,就可以看到上下两排牙齿,如果上面的牙齿在前面,盖住下面的牙齿,***正常的;如果下面的牙齿在前面,上面的牙齿被部分盖住,***“地包天”。
“地包天”可以在宝宝长乳牙时发生,前面上下几颗门牙长出来就可见端倪;也可在换牙期间发生,六七岁可能才出现。
乳牙“地包天”,有可能是先天性的,也可能是后天各种因素导致。很常见的原因是那些使下巴前伸的问题,比如奶瓶喂奶姿势不正确,迫使婴儿前伸下颌吮吸;宝宝自己长期有舔上唇、咬上唇等习惯,或者扁桃体发炎、肥大而呼吸不顺畅,都可能导致下巴前伸。
换牙后的“地包天”,常常由于乳牙期是“地包天”、乳牙迟脱落或早脱落(每颗乳牙都有“叶落归根”的时间范围,门牙大约是六七岁),或者自家人有遗传,以及前面提到的口腔问题。
“地包天”拖累的不只是颜值
俗话说“一白遮百丑”,对牙齿来说,白倒是其次,应该是“牙齐遮百丑”。“地包天”可以说是牙齿不整齐里非常复杂的一类,也是对宝宝的颜值和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的一种。
“地包天”对颜值的影响,是显而易见的。下巴往前伸是引起“地包天”的原因之一,而形成“地包天”之后,由于上面的牙齿挡住下面的牙齿往后退,会导致下巴前伸越来越严重,从而形成下巴和下唇过度前突、上唇和面部中间凹陷的“半月脸”。
同时,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,对容貌越来越关注,不美观的牙齿和脸型显然会对宝宝的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。“宝宝心里苦,只是说不出”呀!
由于下牙齿前后运动受阻碍,宝宝吃东西困难,降低了咀嚼效率,还可能会引起消化、营养等健康问题。
“地包天”要尽早治疗
家有“地包天”宝宝,粑粑麻麻肯定心里很着急,同时可能很困惑:宝宝那么小,可以去矫正牙齿吗?看看身边的小孩子,好像都是十几岁才矫牙的呀!
是的,矫牙的黄金时间是生长发育高峰期前期,大概十一二岁,不过对于“地包天”这种比较复杂的牙齿问题,牙医一般是建议尽早处理。
早到什么时候呢?四五岁就应该开始了!
首先,要解除所有导致下巴前伸的因素,包括纠正不良的喂奶姿势,尽早治疗扁桃体炎症或其他引起呼吸道不畅的疾病,教育宝宝戒除咬上唇等不良习惯。
其次,对于简单的“地包天”问题,在孩子可以配合的情况下,可以让矫牙医生咬牙模、制作活动矫牙器,利用矫牙器的弹力作用,把上牙齿调整到下牙齿前面。
对于严重的“地包天”,可以配合使用头帽和颏兜(头帽戴在头上,颏兜兜住下巴,中间以绷带连接),抑制下巴向前。
如果是更严重的恒牙期“地包天”,用矫牙器不能矫正,就可能要等成年后配合外科手术矫正。有些家长和孩子不愿意接受手术,也可以选择妥协的方案——掩饰性矫治,也***单纯解决牙齿的反咬合问题。
“地包天”的治疗不能一蹴而就
还有一点需要家长明白:“地包天”的治疗比较复杂,乳牙期“地包天”矫正了,不代表换牙期就没有“地包天”;换牙期“地包天”矫正了,也不代表成年后就没有“地包天”。宝宝一直在生长发育,尤其是换牙期以及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期间,牙齿和上下颌骨都在不断变化。
因此,“地包天”的治疗是一个序列、长期的过程,前一阶段的治疗是为了减轻”地包天”的危害,同时使后续的治疗更加简单。
优贝口腔医院*在此呼吁大家对牙齿问题重视起来,千万不要采取无所谓的态度,要积极地寻求牙医的帮助,要坚持使用***的含氟牙膏,掘弃"牙疼不是病"的错误观念,确保牙齿的健康,不然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,优贝口腔医院永远真诚为您的牙齿健康保驾护航.
以上文字阐述的只是大概,如果您想了解更详细,建议您花费几分钟时间,通过咨询客服, 更清晰了解您的情况,帮您解决困扰!